教育与体育学院

 

教育与体育学院

 
 
 

首页 > 学院新闻 >

智慧体测赋能成长 | 教育与体育学院:以科技为翼,构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新生态

2025-04-19 14:33:36 |

   近日,为深入贯彻学院“以体育人”的发展理念,积极响应学校体质健康常态化管理号召,教育与体育学院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训室为支点,开展体质监测培训,掀起了“科技+体育”的教学革新浪潮。
   由公体教研室牵头,全体体育教师以“精益求精”的钻研精神投入培训活动,逐步搭建起覆盖“数据采集—分析—应用”的全链条健康管理体系,为学生的体质提升插上智慧翅膀。

科技赋能教学:

打造“课-测-练”一体化新标杆

    走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训室,物联技术正悄然改变传统体测模式。依托智能体测设备集群与云端大数据平台,身高体重、肺活量、立定跳远等测试项目实现“无感化”采集,运动生理数据实时同步至管理系统,构建起“教学指导—动态监测—精准干预”的闭环。

    这里不仅是《大学体育》《运动生理学》等课程的前沿实践基地,更通过智能分析算法,将学生体质数据转化为个性化的“运动处方”,帮助教师动态调整教学方案,让体育课堂从“一刀切”迈向“千人千策”。

教师先行:

以专业匠心护航学生成长

   “设备越智能,教师的专业素养越要‘硬核’!”在近期开展的体质监测培训中,全体体育教师化身“学生”,从设备操作到数据解读,从运动干预方案设计到健康档案管理,逐一突破技术难点。
   “过去体测数据停留在‘分数统计’,如今我们通过系统能精准定位学生体能短板,比如心肺功能不足或肌肉耐力薄弱,再结合课程设计针对性的训练计划。”负责培训的陈磊老师表示。教师们以“数据思维”重构教学逻辑,将体测结果转化为提升体质的“行动指南”,真正实现“测有所用、练有所依”。

数据驱动管理:

构建体质健康“全生命周期”档案

   在未来,学院以体质监测实训室为枢纽,打通“教学—科研—服务”全链条:
1、服务学生
   努力实现每位学生拥有专属“体质健康档案”,年度体测数据可视化呈现,配套科学锻炼建议。
2、赋能科研
   海量数据为《国民体质监测与评价》《体育保健学》等课程研究提供支撑,助力教师申报省级课题。
3、贡献社会
   连续3年向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输送高质量数据,为全国青少年体质提升提供“南方样本”。
   教育与体育学院刘院长表示:“体质健康管理不是‘一阵风’,而是‘终身课’。我们将持续完善智慧体测系统,计划引入AI运动姿态分析、VR训练等新技术,让体育锻炼更科学、更有趣。”
   目前,学院已逐步启动“校园跑”、“体育专业素质养成计划”等活动,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热情。未来,体质健康管理将深度融入校园生活,实现“无感知监测、有温度干预”。